音乐课堂上“追问”技巧的运用4篇

篇一:音乐课堂上“追问”技巧的运用

  小学音乐论文-谈音乐欣赏课堂中的有效提问通用版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 段之一。在音乐课教学中,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 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如何从设计有效的提问入手,从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绪、 把握音乐元素、感受音乐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音乐课堂上如何设计 有效的提问,是音乐教师应予关注的课题。

  一、合理地设置提问坡度 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要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做到由易到难,步步设坡,从 而引导学生的思维也跟着“爬坡”。即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通过由易到 难的一个个问题,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去实现预定 的教学目的。

  【案例 1】 在音乐欣赏《打字机之歌》一课中,在聆听 A 段乐曲结构这一教学环节时, 执教老师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听:你能从音乐中听出来打字员打了几行字吗?每行一样长吗? 听: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每行都一样长吗?长多少? 听:再听一次,是不是最后一个乐句长了四拍?跟着音乐数一数拍子。

  听:画一画。跟着音乐看大屏幕,一起点一点四个乐句的图谱。

  听:演一演。想象我们的教室就是一架超级打字机,你是刚才四行字中的一 行,你会怎么表演?合作表演。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来感受“打字员”的音 乐形象,并区分 A 段的四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结构。执教者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 让孩子们每一次带着不同的问题聆听了五遍 A 段。通过层层递进提问,学生们对 原本较抽象的音乐形象有了具象的认识,轻而易举地将乐句的结构划分得很清

   晰,并通过合作表演,将“打字员”的音乐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提 问是有效的提问。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 “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铺垫。

  如果说,注意提问设计的坡度是解决问题的难易度,那么注意提问的深度, 则在于引导学生善于概括归纳,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传 授和音乐技能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音乐知识 和技能应进入到怎样的一个层面, 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 这就是 “深度” 的问题。

  【案例 2】 在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一课中,在聆听 B 主题(群舞主题)部分这一教学 环节时,执教老师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听:聆听这段旋律, 与第一乐段相比,演奏乐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音乐情绪 有了怎样的变化?(吹管乐加入打击乐。

  打击乐的加入使得音乐情绪更加的欢快热 烈了,就像很多人加入了舞蹈,这是音乐的群舞主题。) 听:这段音乐表现了小伙子和小姑娘的形象,你能从音乐的节奏、力度、演 奏乐器的音色上分辫出哪段音乐是表现小伙子的,哪段音乐是表现小姑娘的? 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辨民乐的节奏、 力度、 音色等感受小伙子、 小姑娘不同的音乐形象。

  执教者在了解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精心 地设计提问深度,从力度、音色、节奏等音乐元素入手,让学生听辨不同的音乐 形象。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犹如剥笋,层层深入,直达中心。

  三、准确地把握提问时机 陶行知曾说:“发明干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 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 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思 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选择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 【案例 3】

   在欣赏丝弦五重奏《快乐的夜晚》时,在聆听到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前,故 意停下,告诉学生音乐到此结束。

  学生好奇地问:“不是还有吗?我觉得听得不舒服,音乐还没有完。” 教师问: “音乐是不是也有段落呢?怎么能判断音乐的段落呢?” (这时学生会 很顺利地理解音乐段落“完整性”这个概念。) 教师再问:“第一乐段的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提示学生节奏音高的表 达:紧密、宽松、高、低等。) 教师追问:“第二乐段呢?这两个乐段从节奏、音高上来比较,是相似的还是 不同的?”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进发出灿烂的火花,人脑 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看准时机,将一个专业问题预设 成几个问题,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难问题化为易问题,为学生铺路架桥显得至 关重要。

  四、创造性地设计提问角度 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因此,新颖灵活且富有艺术性的 课堂提问, 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 发展。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新意,每首乐曲都从一个角度发出一样的提问:“好 不好听啊?”“乐曲分为几段?”长此以往“老调重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课堂提问,多提一些 角度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 4】 在介绍奥地利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教学时,教师一改以往传统的课堂提问,而 是先让学生欣赏流行音乐组合 S.H.E 演唱的《不想长大》,然后提问:“你们相 信这首歌的曲作者是一位 300 多年前的古人吗?” 学生纷纷否认,还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说,这是 S.H.E 演唱的《不想长大》。

   接着老师又播放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片段。

  学生很快就发现歌曲的高潮部分与播放的交响曲几乎完全相同, 课堂气氛立 刻活跃起来。

  老师问学生:想不想认识这位音乐家?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教师通过介 绍音乐家的背景、 成名经历和一些与现代音乐相似的乐曲,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 时欣赏音乐。

  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作曲家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中便能 和作曲家产生共鸣,深刻体会乐曲的精髓。

  课堂提问要鼓励大多数学生敢于举手、乐于发言,适时适度、富有艺术技巧 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新课程呼唤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提问,但我 们要避免问题太浅,缺少思维空间等,提问的密度、难度、坡度、时机等都需要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力求通过巧妙的提问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让 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活力和人文魅力。这也要 求我们教师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深入研究,探索出真正的适合课堂、服务教学的 好方法。

  

篇二:音乐课堂上“追问”技巧的运用

  2016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0 分) 1.-2 的绝对值是( A.-2

  ) D. ) )

  -8

  B.2

  -5

  C.± 2

  2.计算 a10÷ a2(a≠0)的结果是( A.a B.a C.a D.a

  3.2016 年 3 月份我省农产品实现出口额 8 362 万美元,其中 8 362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362× 10

  7 8

  B.83.62× 10

  C.0.836 2× 10 D.8.362× 10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

  5.方程 A.-

  -

  =3 的解是( C.-4 D.4

  )

  B.

  6.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比 2013 年增长 8.9%,2015 年比 2014 年增长 9.5%.若 2013 年和 2015 年我省财政 收入分别为 a 亿元和 b 亿元,则 a,b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 A.b=a(1+8.9%+9.5%) B.b=a(1+8.9%× 9.5%) C.b=a(1+8.9%)(1+9.5%) D.b=a(1+8.9%)2(1+9.5%)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 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 A,B,C,D,E 五组进行统计,并 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已知除 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 64 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 用水量在 6 吨以下的共有( ) 组别 A B C D E 月用水量 x(单位: 吨) 0≤x<3 3≤x<6 6≤x<9 9≤x<12 x≥12 )

   A.18 户

  B.20 户

  C.22 户

  D.24 户 )

  8.如图,△ 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 AC 的长为(

  A.4

  B.4

  C.6

  D.4

  9.一段笔直的公路 AC 长 20 km,途中有一处休息点 B,AB 长 15 km.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 A 出 发.甲以 15 km/h 的速度匀速跑至点 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 10 km/h 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 C;乙以 12 km/h 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 C.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 2 h 内运动的路程 y(km)与时间 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0.如图,Rt△ ABC 中,AB⊥BC,AB=6,BC=4.P 是△ 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 CP 长的最小值为( )

  A. C.

  B.2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1.不等式 x-2≥1 的解集是

   12.因式分解:a3-a=

  .

  13.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 2,A 为☉O 外一点.过点 A 作☉O 的一条切线 AB,切点是点 B.AO 的延长线交 ☉O 于点 C.若∠BAC=30° ,则劣弧 BC 的长为 .

  14.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6,BC=10.点 E 在 CD 上,将△ BCE 沿 BE 折叠,点 C 恰好落在边 AD 上 的点 F 处;点 G 在 AF 上,将△ ABG 沿 BG 折叠,点 A 恰好落在线段 BF 上的点 H 处.有下列结论: ①∠EBG=45° ;②△DEF∽△ABG;③S△ ABG= S△ FGH;④AG+DF=FG.

  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

  三、(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5.计算:(-2 016)0+ - +tan 45° .

  16.解方程:x2-2x=4.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17.如图,在由边长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12× 12 的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 ABCD 的两条边 AB 与 BC,且四边形 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 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 D,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 (2)将四边形 ABCD 向下平移 5 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 A'B'C'D'(点 A,B,C,D 的对应点分别 为点 A',B',C',D').

  18.(1)观察下列图形与等式的关系,并填空:

  (2)观察下图,根据(1)中结论,计算图中“ ”的个数,用含有 n 的代数式填空: 1+3+5+…+(2n-1)+( )+(2n-1)+…+5+3+1= .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满分 20 分) 19.如图,河的两岸 l1 与 l2 相互平行,A,B 是 l1 上的两点,C,D 是 l2 上的两点.某人在点 A 处测得 ∠CAB=90° ,∠DAB=30° ,再沿 AB 方向前进 20 米到达点 E(点 E 在线段 AB 上),测得∠DEB=60° ,求 C,D 两 点间的距离.

  20.如图,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分别与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A(4,3),与 y 轴的负半 轴交于点 B,且 OA=OB. (1)求函数 y=kx+b 和 y= 的表达式; (2)已知点 C(0,5),试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确定一点 M,使得 MB=MC.求此时点 M 的坐标.

   六、(本题满分 12 分) 21.一袋中装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四个小球,每个小球上各标有一个数字,分别是 1,4,7,8.现规定从袋中任 取一个小球,对应的数字作为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然后将小球放回袋中并搅拌均匀,再任取一个小球, 对应的数字作为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 (1)写出按上述规定得到的所有可能的两位数; (2)从这些两位数中任取一个,求其算术平方根大于 4 且小于 7 的概率.

  七、(本题满分 12 分) 22.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 的图象经过点 A(2,4)与 B(6,0). (1)求 a,b 的值; (2)点 C 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 A,B 两点之间的一动点,横坐标为 x(2<x<6).写出四边形 OACB 的面积 S 关 于点 C 的横坐标 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 S 的最大值.

   八、(本题满分 14 分) 23.如图(1),A,B 分别在射线 OM,ON 上,且∠MON 为钝角.现以线段 OA,OB 为斜边向∠MON 的外侧作等 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是△ OAP,△ OBQ,点 C,D,E 分别是 OA,OB,AB 的中点. (1)求证:△ PCE≌△EDQ; (2)延长 PC,QD 交于点 R. ①如图(2),若∠MON=150° ,求证:△ ABR 为等边三角形; ②如图(3),若△ ARB∽△PEQ,求∠MON 的大小和 的值.

  图(1)

  图(2)

  图(3)

   2016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参考答案 1.B 【解析】 2.C 4.C 6.C 【解析】 【解析】 【解析】 3.A 【解析】 5.D 【解析】 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则-2 的绝对值为 2.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则 a10÷ a2=a10-2=a8(a≠0). 8 362 万=8.362× 107. 从圆柱的正前方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矩形. 去分母,得 2x+1=3x-3,解得 x=4.当 x=4 时,x-1=3≠0,故该分式方程的解是 x=4. 由题意,得 2014 年我省财政收入为 a(1+8.9%)亿元,2015 年我省财政收入为 A,C,D,E 组占调查总用户的 80%,共有 64 户,则参与调查的用户共有 64÷ 80%=80(户).月

  a(1+8.9%)(1+9.5%)亿元.故选 C. 7.D 【解析】 用水量在 6 吨以下的是 A,B 两组用户,占调查总用户的 30%,则共有 80× 30%=24(户). 知识归纳 认识各统计图、统计表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和功能 条形统计图 (频数分布直 方图) 扇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 自独立,那么一般选用条形统计图. 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 的 比,如果想了解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那么一般采用扇形统计图. 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如果想了解数据增减变化的情况,那么就 采用折线统计图.

  频数分布表 用于显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

  8.B 【解析】 解得 AC=4

  ∵∠B=∠DAC,∠ACD=∠BCA,∴△ACD∽△BCA,∴ = ,即 AC2=CD× BC=4× 8=32,

  (负值已舍去). 甲跑步 1 h 后休息半小时,然后又用 h 跑到终点 C;乙中途没有休息,到达终点 C 所用的

  9.A 【解析】

  时间为 20÷ 12= (h),故比甲提前到达终点.综上所述,选项 A 中的图象符合题意. 10.B 【解析】 如图所示,以 AB 为直径作☉O,由 AB⊥BC,∠PAB=∠PBC,得∠APB=90° ,∴点 P 在☉O -

  上.连接 OP,当点 O,P,C 在一条直线上时,线段 CP 的长最小.因此 CP 长的最小值为 OC-OP= OP= -3=2.

   11.x≥3

  【解析】

  移项可得 x≥1+2,合并同类项可得 x≥3. 原式=a(a2-1)=a(a-1)(a+1).

  12.a(a-1)(a+1)

  【解析】

  归纳总结 因式分解的一般思路为“一提二公式”,即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若有公因式,则先提取公因式, 再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要彻底,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3. π 【解析】 连接 O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ABO=90° ,则∠BOC=∠A+∠ABO=30° +90° =120° .根 ×π×2= π.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BG=∠FBG,∠CBE=∠EBF,则∠EBG= ∠ABC=45° ,故结

  据弧长公式可得 = 14.①③④ 【解析】

  论①正确;根据题中条件,无法推出 Rt△ DEF 和 Rt△ ABG 中的两个锐角分别相等,故结论②错误;由折叠的 性质可知,BH=AB=6,BF=BC=10,则 HF=BF-BH=106=4,∴S△ BHG∶S△ FGH=6∶4=3∶2,∴S△ ABG=S△ BHG= S△ FGH,故结论③正确;设 AG=HG=x,由 AF= = =8,可得 FD=2,FG=8-x.在 Rt△ GHF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FG2=GH2+FH2,即(8原式=1-2+1=0.(8 分) 方程两边都加上 1,得 x2-2x+1=5,即(x-1)2=5,(4 分)

  x)2=x2+42,解得 x=3,则 FG=8-3=5,∴AG+DF=FG,故结论④正确.综上所述,结论①③④正确. 1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所以 x-1=±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x1=1+ ,x2=1.(8 分)

  1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点 D 及四边形 ABCD 的另两条边如图所示.(4 分)

  (2)四边形 A'B'C'D'如图所示.(8 分) 18.【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n+1 2n2+2n+1(8 分) 19.【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如图,过点 D 作 l1 的垂线,垂足为点 F. (1)42 n2(4 分)

   ∵∠DEB=60° ,∠DAB=30° , ∴∠ADE=∠DEB-∠DAB=30° , ∴DE=AE=20 米.(3 分) 在 Rt△ DEF 中,EF=DE· cos 60° =20× =10(米).(6 分) ∵DF⊥AF, ∴∠DFB=90° , ∴AC∥DF. 由已知 l1∥l2,∴CD∥AF, ∴四边形 ACDF 为矩形. ∴CD=AF=AE+EF=30 米. 答:C,D 两点间的距离为 30 米.(10 分) 2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OA= ∴B(0,-5). 将 A(4,3),B(0,-5)分别代入 y=kx+b, 得 =5. (1)将 A(4,3)代入 y= ,得 3= ,∴a=12.(2 分)

  ∵OA=OB,且点 B 在 y 轴负半轴上,

  解得 则所求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y=2x-5 和 y= .(6 分) (2)∵MB=MC, ∴点 M 在线段 BC 的中垂线上,即 x 轴上. 又∵点 M 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点 M 为一次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令 2x-5=0,解得 x= . 故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0).(10 分) 2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按规定得到的所有可能的两位数为

  11,14,17,18,41,44,47,48,71,74,77,78,81,84,87,88.(6 分) (2)这些两位数共有 16 个,其中算术平方根大于 4 且小于 7 的共有 6 个,分别为 17,18,41,44,47,48. 则所求概率 P= = .(12 分) 2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得 解得 (1)将 A(2,4)与 B(6,0)代入 y=ax2+bx, (5 分)

   (2)由题意,得点 C 的坐标为(x,- x2+3x). 如图,过点 A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D(2,0),连接 CD,过点 C 作 CE⊥AD,CF⊥x 轴,垂足分别为点 E,F.

  则 S△ OAD= OD· AD= × 2× 4=4, S△ ACD= AD· CE= × 4× (x-2)=2x-4, S△ BCD= BD· CF= × 4× (- x2+3x)=-x2+6x,(8 分) ∴S=S△ OAD+S△ ACD+S△ BCD=4+(2x-4)+(-x2+6x)=-x2+8x. 即 S 关于 x 的函数表达式为 S=-x2+8x(2<x<6).(10 分) ∵S=-x2+8x=-(x-4)2+16, ∴当 x=4 时,四边形 OACB 的面积 S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16.(12 分) 2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DE���OC,CE���OD. ∴四边形 ODEC 为平行四边形. ∴∠OCE=∠ODE. 又∵△OAP,△ OBQ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CO=∠QDO=90° . ∴∠PCE=∠PCO+∠OCE=∠QDO+∠ODE=∠EDQ. 又∵PC= AO=CO=ED,CE=OD= OB=DQ, ∴△PCE≌△EDQ.(4 分) (2)①证明:连接 OR. ∵PR 与 QR 分别为线段 OA 与 OB 的中垂线, ∴AR=OR=BR,∠OCR=∠ODR=90° ,∠MON=150° , ∴∠CRD=30° . ∴∠ARB=∠ARO+∠BRO=2∠CRO+2∠ORD=2∠CRD=60° . ∴△ABR 为等边三角形.(9 分) ②由(1)知,EQ=PE,∠DEQ=∠CPE,∠CED=∠AOD=∠ACE. ∴∠PEQ=∠CED-∠CEP-∠DEQ=∠ACE-∠CEP-∠CPE=∠ACE-∠RCE=∠ACR=90° , 即△ PE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RB∽△PEQ, ∴∠ARB=90° . (1)证明:∵点 C,D,E 分别是 OA,OB,AB 的中点,

   ∴在四边形 OCRD 中,∠OCR=∠ODR=90° ,∠CRD= ∠ARB=45° , ∴∠MON=135° .(12 分) 此时点 P,O,B 在一条直线上,△ PAB 为直角三角形,且∠APB 为直角, ∴AB=2PE=2× PQ= 即 = .(14 分) PQ,

  

篇三:音乐课堂上“追问”技巧的运用

  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策略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非常重要,也是教学 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更好 的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中比较重要的一 项。现在很多小学校中对于音乐教学中的音乐赏析成分不是很重 视,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如何学习的部分中,忽视了欣赏 教学的部分,甚至很多教师都是将赏析课看成了是学生单一的 听,教师单一的讲解,慢慢地,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消失殆尽 了。这样的学习很不受大家重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 新教学模式,打破这种教学状态,让学生的赏析课变成真正的欣 赏,让学生在欣赏中找到音乐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 学生对欣赏教学的兴趣呢,教师又是怎么样教学呢,一个新颖的 教学模式引入眼帘,那就是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的提问教学。

  1、对提问重要性的论述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提问模式。

  这种提问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普遍,同样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过程中也可以应用的非常好。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将该模式提前 告诉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也要给学生讲解提问的重要性。音 乐欣赏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他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 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还能了解学生对音乐欣赏方面的

   了解与掌握。教师在提问下还能得知学生对在音乐赏析上的意 见,教师会在第一时间明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就 能快速的找到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知识中的不 足之处。

  2、新颖提问,促进学生赏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 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 教学整个过程中的贯穿者(余晓燕 海丰县海城三中;如何上好 初中音乐欣赏课[N];汕尾日报;2010 年)。富有鲜明的、有趣 的、丰富的、色彩语言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和上进的良好方法之一。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 知识。

  ①、设疑提问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巧设疑问,然后向 学生发出问题,让学生在思维的指引下来回答教师这样的问题。

  在教学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情景来提问,例如, 音乐的背景以及这首歌曲中的情感寓意等问题,学生在欣赏的同 时还会更好的提高自我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根据 学生回答的问题来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度, 在某种角度上还能获悉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巧 设疑问是音乐欣赏上的一个关键性教学模式。

  ②、趣味提问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提问的模式来促进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以一些新颖的故事或者营造某种意境来 进行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开始兴趣学习。在趣味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图片以及动 画,在背上背景音乐学生会更喜爱音乐欣赏课,这样教师再一次 给出问题,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进入思维的考虑当中,教师 预期的效果就会出现了。

  ③、启发提问法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提问,也 就是说每堂课上的提问都是必须的,提问可以向学生传递知识, 还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同时也是进行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最后恰当的提问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所有的精力都容 括其中。启发式提问非常受教师的喜爱。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有 直接回答的方式也有间接性回答。教师在对于音乐提问中,教师 可以进行思维启发。例如,在教唱歌曲以前教师范唱的时候让学 生带着问题来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应该 用什么情绪来演唱?”在欣赏歌(乐)曲时思考“本曲表现的是 一种什么情绪?”这类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投入到 欣赏中,总之在教学中启发式提问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根 本(张力;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感受[N];晋中日报;

  2010 年)。

  3、答疑解问,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 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 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集体参与,全员表演(阜宁县 沟墩中学 焦益新;浅议新型的班组教学活动形式[N];学知报;

  2010 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欣赏课, 教师还设立了一个答疑解问的过程,教师可以回答学生的所有问 题,只要求学生大胆的提问,教师都会一一作答,同时教师还可 以设疑自己的问题,请求学生来回答,这样的答疑解问模式非常 重要。它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对音乐欣赏能力。

  4、在提问中进行角色互换 在教学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采用新颖教学,在提问中进行 角色互换,让学生来担任小教师的角色。有学生们自己来提问, 并且进行音乐欣赏来进行赏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由学生自己 来进行诠释,学生会将整个思维集中在音乐赏析中,这样就能更 好的学习音乐欣赏课,教师会在学生的讲解中获得更所的知识, 并且掌握学生的不足点,进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在教学的时 候进行角色互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5、提问下的知识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课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 提问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教学,并在提问的过程中找到并且及时的 更新教学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知识的真谛。教师 在一定的课堂提问后还会及时的对教学模式以及提问方法进行

   总结,并在总结中与之前的教学模式对比,找到其中的不足。教 师在提问下总结了自己的提问种类,并在教学推广中获地更多的 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教学质量上才能快速提高。

  6、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及时的对教学进行一 定的评价,因为定时的教学评价会给学生一定的教学质量更新。

  教师可以以调查法或者是问卷法在学生以及家长也可以在教师 中进行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心声, 才能知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才 能找到改进的方法。音乐教师在教学模式更要进行定期的教学评 价,只有这样音乐教法才能得到飞速的提高。音乐赏析与其他学 科不一样,对于这样不一样的音乐赏析的课教师就更要及时的做 出教学评价,为获得更多的教学模式而努力。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 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让学生动起 来、想起来,能说则说,能舞则舞……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张扬 学生个性,在欣赏过程中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领略音 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 课的小主人(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N];东方 城乡报;2008 年)。这样,枯燥的课堂一定会变得色彩斑斓、 妙趣横生,学生也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爱上音乐欣赏课。

  在以后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再接再厉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

  

篇四:音乐课堂上“追问”技巧的运用

  也谈音乐欣赏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 一。在音乐课教学中,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 的音乐能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如何从 设计有效的提问入手,从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绪、把握音乐元素、感受音乐内涵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那么,音乐课堂上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是音乐教师应予关注的课题。

  一、合理地设置提问坡度

  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要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做到由易到难,步步设坡,从而引导 学生的思维也跟着“爬坡”。即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通过由易到难的一个个问题,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案例 1】

  在音乐欣赏《打字机之歌》一课中,在聆听 A 段乐曲结构这一教学环节时,执教 老师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听:你能从音乐中听出来打字员打了几行字吗?每行一样长吗?

  听: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每行都一样长吗?长多少?

  听:再听一次,是不是最后一个乐句长了四拍?跟着音乐数一数拍子。

  听:画一画。跟着音乐看大屏幕,一起点一点四个乐句的图谱。

  听:演一演。想象我们的教室就是一架超级打字机,你是刚才四行字中的一行,你 会怎么表演?合作表演。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来感受“打字员”的音乐形象, 并区分 A 段的四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结构。执教者合理地设计提问坡度,让孩子们每一次带 着不同的问题聆听了五遍 A 段。通过层层递进提问,学生们对原本较抽象的音乐形象有了 具象的认识,轻而易举地将乐句的结构划分得很清晰,并通过合作表演,将“打字员”的音 乐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提问。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设计提 问坡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 了铺垫。

  如果说,注意提问设计的坡度是解决问题的难易度,那么注意提问的深度,则在于 引导学生善于概括归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传授和音乐技能训练 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应进入到怎样的一个层 面,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这就是“深度”的问题。

  【案例 2】

   在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一课中,在聆听 B 主题(群舞主题)部分这一教学环节时, 执教老师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听:聆听这段旋律,与第一乐段相比,演奏乐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音乐情绪有了怎 样的变化?(吹管乐加入打击乐。打击乐的加入使得音乐情绪更加的欢快热烈了,就像很多人 加入了舞蹈,这是音乐的群舞主题。)

  听:这段音乐表现了小伙子和小姑娘的形象,你能从音乐的节奏、力度、演奏乐器 的音色上分辫出哪段音乐是表现小伙子的,哪段音乐是表现小姑娘的?

  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辨民乐的节奏、力度、音色等感受小伙子、小姑 娘不同的音乐形象。执教者在了解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精心地设计提问深度, 从力度、音色、节奏等音乐元素入手,让学生听辨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 犹如剥笋,层层深入,直达中心。

  三、准确地把握提问时机

  陶行知曾说:“发明干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必须抓 住时机,相机诱发。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 有的效果。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思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 选择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

  【案例 3】

  在欣赏丝弦五重奏《快乐的夜晚》时,在聆听到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前,故意停下, 告诉学生音乐到此结束。

  学生好奇地问:“不是还有吗?我觉得听得不舒服,音乐还没有完。”

  教师问:“音乐是不是也有段落呢?怎么能判断音乐的段落呢?”(这时学生会很顺利 地理解音乐段落“完整性”这个概念。)

  教师再问“: 第一乐段的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提示学生节奏音高的表达:紧密、 宽松、高、低等。)

  教师追问“: 第二乐段呢?这两个乐段从节奏、音高上来比较,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进发出灿烂的火花,人脑只有在 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因此,看准时机,将一个专业问题预设成几个问题,把大 问题化为小问题,难问题化为易问题,为学生铺路架桥显得至关重要。

  四、创造性地设计提问角度

   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因此,新颖灵活且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 问,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的 提问没有新意,每首乐曲都从一个角度发出一样的提问:“好不好听啊?”“乐曲分为几段?” 长此以往“老调重弹”,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教师 应该摒弃陈旧的课堂提问,多提一些角度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 4】

  在介绍奥地利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教学时,教师一改以往传统的课堂提问,而是先让 学生欣赏流行音乐组合 S.H.E 演唱的《不想长大》,然后提问:“你们相信这首歌的曲作者是 一位 300 多年前的古人吗?”

  学生纷纷否认,还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说,这是 S.H.E 演唱的《不想长大》。

  接着老师又播放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片段。

  学生很快就发现歌曲的高潮部分与播放的交响曲几乎完全相同,课堂气氛立刻活跃 起来。

  老师问学生:想不想认识这位音乐家?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教师通过介绍音乐 家的背景、成名经历和一些与现代音乐相似的乐曲,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欣赏音乐。由于 学生已经了解了作曲家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中便能和作曲家产生共鸣,深刻体会 乐曲的精髓。

  课堂提问要鼓励大多数学生敢于举手、乐于发言,适时适度、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 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新课程呼唤教师更多关注课堂提问,但我们要避免问题太浅, 缺少思维空间等,提问的密度、难度、坡度、时机等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力 求通过巧妙的提问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使课堂充满活力和人文魅力。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深入研究,探索出真正 的适合课堂、服务教学的好方法。

  

推荐访问:追问 技巧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