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才聚太行,缘愿留长(二十八)

凝省校之力 助生态修复

——屯留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近日,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这是屯留区继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在推进深化省校合作、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上的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自然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此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家组一行多次深入屯留区对因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地下水下降等治理恢复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屯留区面临的生态修复困难提出科学规划建议。此次校地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屯留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正式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人才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立足屯留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情,充分发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领域的专家、技术、科研优势,通过成立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屯留分工作站”,重点在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智库建设、红色教育等全方位合作,为进一步推动屯留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深化校地企合作 实现三方共赢发展

——全国140家主流媒体走进

汾酒第一车间沁县原粮基地

10月10日,“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全国主流媒体原粮基地行”活动在山西沁县南里镇寺家庄村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140家主流媒体走进山西沁县汾酒原粮基地,深度探解沁县高粱种植基地和汾酒生态循环产业链建设。这是沁县县委、县政府深化省校合作,积极探索校、地、企三方合作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2020年,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沁县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沁县人民政府与国家谷子高粱体系签订了创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科技示范县技术体系合作协议书。在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等专家的技术支持下,沁县高粱基地由小做大、由弱做强,成为汾酒最优质的原粮基地。截至目前,沁县发展高粱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遍布11个乡镇200个行政村6500余农户,形成了“高粱种植—高粱酿酒—酒糟—肉牛养殖—牛粪有机肥还田—高粱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实施省校合作战略决策后的关键节点,沁县县委、县政府举办了此次活动,并以此为契机,以“12大基地”建设为载体,把高校人才、科技、项目作为沁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充分利用高校在人才、技术、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优势,撬动校、地、企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全面交流合作,实现三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推动高校人才的输出以及企业的升级,让校企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在沁县大地上开花结果。(来源: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

推荐访问:长治 太行 二十八 缘愿留长